当前位置:22分类目录 » 搜索结果 » 微生物
林业微生物中心

林业微生物中心是经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常委会审议和国家科委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林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研究中心,也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下设的农业、工业、医学、兽医、药用及普通等7个国家级专业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之一,现挂靠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林业微生物中心设有菌种分离培养室、分子鉴定室、真菌和线虫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及数据管理室,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冷冻干燥设备、超低温冰箱、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液氮保藏设备、分子鉴定设备,以及常规分子生物学设备,主要负责全国林业微生物菌种资源的收集、保藏、管理、供应和交流,现已初步摸清了我国当时分散保藏于各单位的各类微生物菌种的种类、数量及研究和开发利用状况。

www.cfcc-caf.org.cn - 2020-03-27 - 收藏 点击查看

微生物研究所

微生物研究所是直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目前国内最大、学科最齐全的综合性微生物学专业机构,也是具有雄厚基础、强大实力和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微生物学研究机构,现由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共建)、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五个研究室组成。
微生物研究所在微生物环境适应机制、微生物群落生态功能、真菌起源与进化、微生物次级代谢合成调控、生物基燃料及材料生物合成途径、致病性真菌形态发生及致病机理、植物病毒-虫媒载体-植物间互作机制、流感病毒致病机理、T体细胞免疫等研究上均有重要甚至重大斩获,在流感病毒装配模式、在小麦抗病关键生物技术研究上取得的成果堪称国际水准。

www.im.cas.cn - 2020-03-13 - 收藏 点击查看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是由国家科技部、财政部认定通过,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的国家级科技平台,也是首批认定的23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以及保证国家微生物资源库藏安全的重要载体,涉及部门包括农业部、教育部、卫生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轻工集团等部门,建设工作分别以中国农业、医学、药用、工业、兽医、普通、林业、典型培养物、海洋9个国家专业微生物菌种管理保藏中心为核心单位,覆盖全国24个省市。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旨在根据社会科技或行业发展的要求,收集、保藏各类微生物资源,持续扩充平台共享实物资源量,对资源信息进行规范性整理、整合,通过数据化和网络化手段进行及时有效的共享,促进带动资源的共享利用,积极贯彻科技部、财政部“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方针,突出“以用为主、开放共享”,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数量,不断提升开放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积极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www.nimr.org.cn - 2020-01-13 - 收藏 点击查看

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我国最主要的微生物资源保藏和共享利用机构,也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保藏中心,以及我国首个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保藏中心,于1995年7月,获得布达佩斯条约国际保藏单位的资格,主要承担用于专利程序的生物材料的保藏管理工作。目前保存各类微生物资源超过5000种,46,000余株,用于专利程序的生物材料7100余株,微生物元基因文库约75万个克隆。
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作为公益性的国家微生物资源保藏机构,致力于微生物资源的保护、共享和持续利用,围绕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等重大需求,探索、发现、收集国内外的微生物资源,妥善长期保存管理;在保证生物安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为工农业生产、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科研教育提供微生物物种资源、基因资源、信息资源和专业技术服务。CGMCC的工作主要包括:广泛分离、收集、保藏、交换和供应各类微生物菌种;保存用于专利程序的各种可培养生物材料;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研究;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研究;微生物鉴定和复核技术研究;保藏菌种的资料情报收集和提供及编辑微生物菌种目录。

www.cgmcc.net - 2020-01-10 - 收藏 点击查看

共 14 条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