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安全研究中心是经中央编制委员会批准组建的专业从事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研究、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服务的科研单位,也是国家确定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专控队伍,公安部指定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单位,《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列入的应急响应技术支撑团队,国家发改委、公安部和国家保密局联合发文明确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非涉密系统信息安全专业测评机构,以及国家IC卡芯片安全检测中心。
国家信息安全研究中心设有总体技术研究、系统安全检测、网络渗透检测、产品安全检测、在线监测、可控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上海基地等业务实体和密码安全分析、硬件解剖分析联合实验室等机构,主要承担信息技术产品/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研究;承担国家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任务;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
www.nitsc.cn - 2020-04-12 - 收藏 点击查看
国家智能交通研究中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批准,依托国家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成立的国家级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机构,也是与智能交通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8)三位一体,构成面向全国智能交通运输领域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研发实体。
国家智能交通研究中心作为我国智能交通技术研究应用的先行者和主要推动力量,现已经形成了一支研发能力强、学术水平高、工程转化条件齐全并与国际接轨的研发团队;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试验场,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条件最好、实体化、综合性的智能交通工程实验室,在智能交通发展战略框架、综合交通电子支付、路网运行管理与应急、公共交通运营与服务、绿色智能交通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技术突破,形成了自有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成果,多项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成为我国智能交通领域国际交往的主要窗口。
www.itsc.com.cn - 2020-04-12 - 收藏 点击查看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经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批准,由前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合并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拥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工程硕士学位点。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生态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现设有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科学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土壤环境科学实验室、环境纳米材料实验室、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中心11个研究机构;建有“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形态、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土地利用与生态过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等4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3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团队” 以及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另设有文献信息中心、环境评价部、大型分析仪器实验室、二恶英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二恶英实验室通过了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水质分析实验室通过计量认证。
www.rcees.ac.cn - 2020-04-09 - 收藏 点击查看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海事大学、虹口区人民政府等2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专门从事国际航运研究和咨询的机构,挂靠上海海事大学,现有理事单位近300家,内设航运中心建设研究室、国际航运研究室、内航运研究室、港口研究室、航运信息化研究室、国际合作部、培训部、杂志编辑部、网站编辑部、仿真模拟实验室等职能部门,主要为国内外企业、航运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发布航运信息、组织专家交流和培训航运人才等服务。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依托,立足长三角,面向中国,辐射世界,广泛联络国际航运组织、企业和院校,凝聚国内外一流专家,搭建国际航运研究平台,跟踪全球航运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趋势和新制度,把握国际航运市场变化的脉搏,为中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做出贡献。
www.sisi-smu.org - 2020-03-30 - 收藏 点击查看
林产品经贸研究中心是国家林业局为了配合国家林产品交易市场建设规范及科研任务而设立权威研究机构,旨在以林产品贸易与市场学科领域为研究特色,在农林经济政策、森林资源评估、林业引资及金融、贸易与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法等方面,致力于为中国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高水平的技术咨询和理论指导。
林产品经贸研究中心承担多项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同时涉及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在Int. Forestr Rev. (SCI)、Forest Policy Econ.(SCI)、Forest Prod J.(SCI)、《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国际贸易问题》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多次获得林业部、商务部等政府部门奖励,科研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www.rcetfor.org - 2020-03-30 - 收藏 点击查看
广东科创监测研究中心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省科技综合业务的技术支撑与监测分析工作;开展科技数据资源整合与运行监测研究;开展科技宣传、舆情监测分析;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动态监测研究;协助承担省科技厅电子政务、政务公开、信息安全等工作。
广东科创监测研究中心下设总工办、办公室、发展部、影视部、政服部、保障部、人才服务部、广东金科信息网络中心等机构,为各级政府、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乃至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科技服务,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www.gdstic.cn - 2020-03-28 - 收藏 点击查看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是在我国走向全面复兴、世界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为更好地推进党的对外交往,使党的对外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事业和党的自身建设伟大工程而建立的研究机构,主要从事国际形势、世界政党政治、国外政治制度、中国对外战略、社会主义理论、社会政治思潮、发展模式比较等方面的研究;积极开展同国外政党智库、研究机构的交流活动与学术研讨。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已与国内外政党智库、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并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朝鲜、巴西、印度、南非、以色列等国家的多家研究机构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同时,聘请了多位国内外相关领域有影响的政要和学术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担任中心特约理事和特约研究员,并每年出版《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年鉴》,公开发行中文月刊《当代世界》。
www.cccws.org.cn - 2020-03-26 - 收藏 点击查看
广东动漫游戏研究中心是一家非赢利性组织机构,其研究对象涉及卡通形象设计、动画剧本创作、动画制作技术、镜头艺术、配音配乐、动画节目发行、媒体传播、周边产品开发等动漫游戏产业链各环节,从产业数据统计到数据分析,力求从消费需求到市场需求,从产品设计到产品销售,从渠道开发到渠道管理等方面为动漫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一定的实践案例和理论基础。
广东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分析与发布动漫游戏产业资讯报告,其研究员由战斗实践在动漫游戏领域一线的市场、制作、设计、渠道等专业人士组成,抽样定点研究对象有“湖南宏梦卡通、原创动力、漫联文化、奥飞动漫”等三十余家动漫画制作、出版与运营企业。
www.gdcg.org - 2020-03-20 - 收藏 点击查看
汽车品牌科技研究中心是在我国新型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新兴成立的科技型事业单位,专注我国汽车新领域品牌体系建设的研究、咨询与应用推广,着力于汽车产业新领域的关注,以创新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服务为基础,以协调为手段,通过与行业相关机构的协作与交流,为先进技术及管理科学的研发、推广、引进及应用提供支持性平台。同时发挥统合功能,为相关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行业咨询培训、市场开发、项目合作、交流应用等多层次工作。
汽车品牌科技研究中心在“以品牌服务为中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框架内开展工作,着力构建并推进“汽车产业新领域的品牌开拓”、“创新管理与先技科技的市场应用”、“汽车行业市场资源的深度共享”等三大工作版块,依靠“咨询、培训、交流、展示、推广”等务实手段积极研发、引进、推广先进的汽车领域应用技术,加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间的沟通与协作,从而为全面增强我国汽车产业新领域品牌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发挥作用。
www.qichepp.org - 2020-03-19 - 收藏 点击查看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极地考察的科学研究和保障业务中心,也是我国极地科学的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主要开展极地雪冰-海洋与全球变化、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与空间天气、极地生态环境及其生命过程以及极地科学基础平台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建有极地雪冰与全球变化实验室、电离层物理实验室、极光和磁层物理实验室、极地生物分析实验室、微生物与分子生物学分析实验室、生化分析实验室、极地微生物菌种保藏库和船载实验室等实验分析设施;在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建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开展南极雪冰和空间环境研究的重要依托平台。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作为我国极地考察的业务中心,以及我国极地科学的信息中心,负责“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以及国内基地的运行与管理;负责中国南北极考察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开展极地考察条件保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负责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极地信息网络、极地档案馆、极地图书馆、样品样本库的建设与管理并提供公益服务;负责出版《极地研究》中英文杂志;负责进行国际极地信息交流与合作;负责极地博物馆、极地科普馆的建设和管理。
www.pric.org.cn - 2020-03-14 - 收藏 点击查看